殺彘教子

殺彘教子怎么寫好看

殺彘教子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韓非子.外儲說左上》:“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隨之而泣,其母曰:‘女(汝)還,顧反(返)為女殺。’妻適市來(適,往;適市來,往市歸來),曾子欲捕彘殺之,妻止之曰:‘特與嬰兒戲耳。’曾子曰:‘嬰兒非與戲也。嬰兒非有知也,待父母而學者也;聽父母之教,今子欺之,是教子欺也。母欺子,子而不信其母,非所以成教也。’遂烹彘也。”

曾參教子有方,“殺彘”就是一例。他懂得身教勝於言教,從心理上說,兒童天真純潔,他們總是把大人的特別是父母的言行,作為榜樣,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,不能言而無信,以免使孩子的心靈受到摧殘;其次,孩子思想幼稚,性格單純,他們不可能像大人一樣去理解成人的話的真正用意,往往表現出單純、認真,為了不欺騙孩子,也不使孩子養成欺騙的習慣,曾子便把彘殺了,烹熟給孩子吃。後以此用為重視子教的典故。


連動 彘,豬。父母教育子女,首先自己要說話誠實。故事來源於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隨之而泣。其母曰:‘女(汝)還,顧反為女殺彘。’妻適市來,曾子欲捕彘殺之。妻止之曰:‘特與嬰兒戲耳。’曾子曰:‘嬰兒非可戲也。嬰兒非有知也,待父母而學者也,聽父母之教。今子欺之,是教子欺也。母欺子,子而不信其母,非以成教也。’遂烹彘也。”※彘,不讀作zhū。△褒義。用於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方面。→言必信 ↔弄虛作假 彌天大謊

詞語分解

  • 殺的解釋 殺 (殺) ā 使人或動物失去生命:殺生。殺敵。殺雞取卵。殺一儆百。 戰鬥,搏鬥:殺出重圍。 消減:殺風景。 藥物等刺激身體感覺疼痛:肥皂水殺了眼睛。 收束:殺價。殺尾。 勒緊,扣緊:殺車。 用在動詞
  • 教子的解釋 在洗禮時某人為教父,而教父保證將其教養成為基督徒

歷史典故推薦:文字交

《宋史.陸游傳》:“范成大帥蜀,游為參議官,以文字交,不拘禮法。”宋孝宗淳熙二年(公元一一七五年),詩人范成大任四川軍事統帥,陸游應邀西行入蜀,為參議官。在公職上他們雖為上下級,但在私交上卻不拘禮法,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殺彘教子歷史

相關歷史

殺彘教子_殺彘教子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