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不波溢

海不波溢怎么寫好看

海不波溢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漢.伏勝《尚書大傳》載:相傳周成王時,周公(註:名旦)攝政,越裳國重譯來獻白雉(越裳,古代南海國名。重譯,輾轉翻譯),其使臣言:“吾受命國之發曰:久矣,天之不迅風疾雨也,海不波溢,三年於茲矣。意者中國殆有聖人,盍往朝之(盍,何不;殆,大概)。”

後因以“海無波”用為象徵國祚祥瑞的典故。

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.先聲》:“請問哪幾種祥瑞?(屈指介)河出圖,洛出書,景星明,慶雲現,露降,膏雨零,鳳凰集,麒麟遊,蓂莢發,芝草生,海無波,黃河清。件件俱全,豈不可賀。”


主謂 比喻天下太平。語出漢·韓嬰《韓詩外傳》卷5:“久矣天之不迅風疾雨也,海之不波溢也,三年於茲矣。”[例]現在是海不波溢的盛世,你要多學些本,多為國家做貢獻。△褒義。多用於比喻社會安定。→海波不驚 海晏河清 風平浪靜 天下太平 鴻均之世 ↔海沸江翻 海沸山崩 天下大亂 國事蜩螗。也作“海不揚波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海的解釋 海 ǎ 靠近大陸,比洋小的水域:海洋。海域。海拔。海疆。海內。海岸。海誓山盟。五湖四海。 用於湖泊名稱:青海。中南海。 容量大的器皿,巨大的:海碗。海涵(敬辭,稱對方大度包容)。誇下海口。 喻數量多的
  • 波溢的解釋 液體滿而外溢。《淮南子·俶真訓》:“今夫冶工之鑄器,金踴躍於鑪中,必有波溢而播棄者。”《韓詩外傳》卷五:“天之不迅風疾雨也,海不波溢也,三年於茲矣。”

歷史典故推薦:歿而無朽

見“沒而不朽”。唐·楊炯《遂州長江縣先聖孔子廟堂碑》:“憑風雲於異代,照日月於殊塗,死者有知,~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海不波溢歷史

相關歷史

海不波溢_海不波溢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