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

歷史字典解釋

不看見足以引起欲望的事物,使心思不被擾亂。 古代道家主“無為”、“無欲”保持心靈的純樸。語出《老子》三章:“不見可欲,使民心不亂。”唐.張廷珪《因旱上直言疏》:“去奇技淫巧,捐和璧隋珠,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”《醒世恆言.李汧公窮邸遇俠客》:“古語說:‘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’房德本是個貧士,這般華服,從不曾著體;如今忽地煥然一新,不覺移動其念,把眾人那班說話,細細一味,轉覺有理。”《石點頭.玉女再世玉環緣》:“常言不見所欲,使心不亂。韋皋初見玉蕭,何嘗著意?及至常在跟前行走,日漸長成,趨承應對之間,又不輕佻。韋皋此時這點心花,未免被其牽動。”清.李漁《閒情偶寄.頤養部.節 * 第四》:“‘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’,常見可欲,亦能使心不亂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不見的解釋 ;∶不曾相見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;∶見不著;丟失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詳細解釋.看不到。《易·艮》:“行其庭,不見其人。” 唐 韓愈 《琴操·拘幽操》詩:“朝不日出兮,夜不見月和星。” 茅盾 《色

歷史典故推薦:撤棘

借指考試事完畢。《清會典事例·禮部·貢舉》: “入闈後遇有服制事故,無論曾否送卷,該承辦衙門毋庸知照場內,均俟撤棘日,令其守制。” ●《舊五代史·和凝傳》:“貢院舊例,放榜之日,設棘於門及閉院門,以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歷史

相關歷史

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_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