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明體

永明體怎么寫好看

永明體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南朝齊永明年間,沈約謝朓等以四聲對應規律用於詩歌創作所創造的一種五言詩體。永明:南朝齊武帝賾( ㄗㄜˊ zé 澤)年號(483-493)。《南史.陸厥傳》:“吳興沈約、陳郡謝朓、琅琊王融,以氣類相推轂,汝南周顒善識聲韻,約等文皆用宮、商,將平、上、去、入為四聲,以此制韻,有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,五字之中,音韻悉異,兩句之內,角微不同,不可增減,世呼為‘永明體’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永明體的解釋 南朝 齊武帝 永明 時期所形成的詩體。其特點是強調聲律,對近體詩的形成有重要影響。其詩又名“新體詩”。《南齊書·文學傳·陸厥》:“ 永明 末,盛為文章。 吳興 沉約 、 陳郡 謝朓 、 瑯邪
  • 體的字典解釋 體 (體) ǐ 人、動物的全身:身體。體重。體溫。體質。體徵(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)。體能。體貌。體魄(體格和精力)。體育。體無完膚。 身體的一部分:四體。五體投地。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

歷史典故推薦:鍥舟

比喻拘泥固執,不知變通。清魏源《觀往吟》之二: “服參必求上黨參,膠柱鍥舟泥 * 。” 參見:○刻舟求劍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永明體歷史

相關歷史

永明體_永明體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