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假虎威

狐假虎威怎么寫好看

狐假虎威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比喻仰仗別人的權勢欺壓他人。公元前352年,楚宣王有一天對臣下說,我聽說北方各國都十分害怕楚國名將昭奚恤,這究竟是怎么回事?群臣都不知如何回答。江乙回答說,老虎到野外尋找野獸吃,抓住了一個狐狸,狐狸說,你不能吃我,天帝委派我管理百獸。如果你吃了我,就違背了天帝的命令。你如果不信,就跟著我出去,看看百獸見我怕不怕,有沒有逃走的。老虎覺得他說得對,就跟在狐狸後面走。百獸見狀都狂奔而逃。老虎不明白它們是怕自己才逃走的,還以為是怕狐狸呢。現在大王你有地五千里,軍隊上百萬,而把大權交給了昭奚恤,北方各國所以害怕昭奚恤,其實是害怕你的軍隊,就好象百獸之害怕老虎啊!

【出典】:

戰國策·楚策》一《荊宣王問群臣》:“荊宣王問群臣曰:‘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,果誠何如?’群臣莫對。江乙對曰:‘虎求百獸而食之,得狐。狐曰:子無敢食我也。天帝使我長百獸,今子食我,是逆天帝命也。子以我為不信,吾為子先行,子隨我後,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?虎以為然,故遂與之行。獸見之皆走。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,以為畏狐也。今王之地方五千里,帶甲百萬,而專屬之昭奚恤;故北方之畏奚恤也,其實畏王之甲兵也,猶百獸之畏虎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·梁·庾信《哀江南賦》:“或以隼翼披,虎威狐假。” 元·方回《梅雨大水》:“狐假虎威饒此輩,鼠穿牛角念吾民。”


主謂 狐狸仗著老虎的威風。比喻倚仗他人的威力欺壓人。語本《戰國策·楚策一》:“虎求百獸而食之,得狐。狐曰:‘子無敢食我也。天帝使我長百獸,今子食我,是逆天帝命也。子以我為不信,吾為子先行,子隨我後,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!’虎以為然,故遂與之行,獸見之皆走。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,以為畏狐也。”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5章:“平常因為教徒們借著洋大人的勢力對同胞作種種的侮辱,這時便不期而然的有一般人聯合起來,挨家搜查這種狐假虎威的二毛子。”△貶義。多用於形容虛空的聲勢。→狐假鴟 虛張聲勢 狗仗人勢 仗勢欺人 ↔河潤澤及。也作“狐藉虎威”、“虎威狐假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狐的解釋 狐 ú 哺乳動物的一屬,形狀略像狼。毛赤黃色,性狡猾多疑,遇見攻擊時 * 放出臭氣,乘機逃跑。皮可做衣服(通稱“狐狸”):狐臭(腋下臭氣)。狐肷(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)。狐疑(多疑)。狐媚(曲意逢迎,投入
  • 虎威的解釋 指武將的威風詳細解釋.虎身上一種骨頭的名稱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毛篇》:“虎威如乙字,長一寸,在脇兩旁皮內,尾端亦有之。佩之臨官佳;無官,人所媢嫉。” 宋 黃休復 《茅亭客話·李吹口》:“

歷史典故推薦:山海之味

見“山珍海錯”。南朝梁·簡文帝《七勵》:“名廉天地之聲,餚竭~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狐假虎威歷史

相關歷史

狐假虎威_狐假虎威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