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典故>> 深藏遠遁

深藏遠遁

藏身於深密之處,遠遠地離開人群。謂逃避塵世而隱居。宋.楊萬里《千慮策.論相上》:“古之君子之相其君,亦不敢犯天下之所不許,天下不許而君許之,君子有深藏遠遁,以自脫天下之譏而已。”


並列 深深隱藏起來,遠遠離開人群。遠避塵世而隱居。宋·楊萬里《論相上》:“古之君子之相其君,亦不敢犯天下之所不許,天下不許而君許之,君子有~,以自脫天下之譏而已。”△用於消極避世方面。→枕石漱流 枕山棲谷 倒冠落佩

深藏遠遁字典分解

成語深藏遠遁的解釋 藏身於深密之處,遠遠地離開人群。指逃避塵世而隱居。

遠遁的解釋 亦作“ 遠遯 ”。逃往遠處。《漢書·韋玄成傳》:“單于孤特,遠遁於幕北。”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:“寄託遠遯,骨肉離心,人有畔志。” 晉 陸機 《辨亡論上》:“喪

也學習下:深閉固拒【歷史典故】

嚴緊閉關,堅決抵拒。比喻對新事物或他人意見頑固地拒絕。清.魏源《擬進呈〈元史新編〉表》:“以金匱石室進呈乙覽之書,而視同陰謀,深閉固拒若是。”亦作“深閉固距”。《漢書.楚元王傳》:“故下明詔,試左氏可立不……今則不然,深閉固距,而不肯試,猥以不誦絕之,欲以杜塞余道,絕滅微學。”宋.王安石《與趙卨龍圖書》:“我深閉固距,使彼不得安息,則彼上下忿懼,並心一力,致死於我。” 見“深閉固距”。清·魏源《擬

深藏遠遁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