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典故>> 大經大法

大經大法

根本的原則和法規。唐 韓愈《與孟尚書書》:“其大經大法,皆亡滅而不救,壞爛而不收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五回:“《經》云:‘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,乾坤定而後地平天成;女大須嫁,男大須婚,男女別而後夫義婦順。’這是大聖大賢的大經大法。”


並列 指根本的原則與法規。語出唐·韓愈《與孟尚書書》:“其大經大法,皆亡滅而不救,壞爛而不收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25回:“《經》云:‘……女大須嫁,男大須婚,男女別而後夫義婦順。’這是大聖大賢的~。

大經大法字典分解

成語大經大法的解釋 根本的原則和法規。

大經的解釋 (1).常道,常規。《左傳·昭公十五年》:“禮,王之大經也。”《呂氏春秋·驕恣》:“欲無壅塞必禮士,欲位無危必得眾,欲無召禍必完備。三者,人君之大經也。” 高誘

大法的解釋 (1).基本法則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其言行已有大法矣。” 唐 韓愈 《答劉秀才論史書》:“愚以為凡史氏褒貶大法,《春秋》已備之矣!” 魯迅 《墳·科學史教篇》

不妨一看:大陵【歷史地名】

①春秋晉平陵邑,趙為大陵。在今山西交城縣西南十里大陵村。《史記·趙世家》:趙肅侯十六年(前334),“肅侯游大陵, 出於鹿門”。趙武靈王十六年(前310),“王游大陵”。均此。西漢時置大陵縣。②春秋鄭地。在今河南臨潁縣東北十二里巨陵鄉。《左傳》:莊公十四年(前680),“鄭莊公自櫟侵鄭,及大陵,獲傅瑕”。杜註:“大陵,鄭地。” 古邑名。(1)本春秋晉平陵邑,戰國趙改名。在今山西省文水縣東北。前3

大經大法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