窺覦非望

窺覦非望怎么寫好看

窺覦非望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述賓 指視隙而動,謀求帝位。《晉書·桓溫傳》:“然以雄武專朝,窺覦非望。”△貶義。用於形容心懷鬼胎之人的行徑。也作“窺窬非望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窺覦的解釋 伺隙圖謀。《後漢書·河間孝王開傳》:“謀圖不軌,闚覦神器,懷大逆心。”《晉書·袁瓌傳》:“論者恐大軍既西,胡必闚覦,此又似是而非。”《魏書·高閭傳》:“苛慝不生,上下無怨,姦巧革慮,闚覦絶心。”
  • 非望的解釋 .非分的希望。《漢書·息夫躬傳》:“ 東平王 雲 以故與其後日夜祠祭祝詛上,欲求非望。” 顏師古 註:“言求帝位也。”《魏書·張袞傳》:“ 顯 志大意高,希冀非望,乃有參天貳地,籠罩宇宙之規。” 清

歷史典故推薦:養癰致患

見“養癰遺患”。《野叟曝言》回:“細按圖冊,賊已在我掌中,百日之說,猶謙辭耳。昔人云:‘臥榻之旁,豈容他人酣睡,’~,猝然一發,勢若繚原矣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窺覦非望歷史

相關歷史

窺覦非望_窺覦非望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