囫圇吞棗

囫圇吞棗怎么寫好看

囫圇吞棗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比喻在學習上不作分析,含糊地加以接受。朱自清《經典常談·四書》: “只要囫圇吞棗的念,囫圇吞棗的背。” ●《朱子語類》卷三四: “道理……不是囫圇一物。” 元白珽《湛淵靜語》卷一: 有人說棗益脾而損齒。一呆弟子曰: “……我食棗則吞而不嚼,不能傷我之齒。” 押者曰: “你真是混淪吞卻一個棗也。” 宋代朱熹認為,道理有條理,不是含糊之物。又,相傳有個人聽說棗子利脾而不利齒,他便將棗子囫圇吞下。


偏正 把棗整個吞下去。比喻在學習上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。朱自清《經典常談·四書第七》:“那時先生不講解,只讓學生背誦,不但得背正文,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。只要囫圇吞棗的念,囫圇吞棗的背。”△多用於學習態度方面。→生吞活剝 食古不化 渾淪吞棗 ↔循序漸進。也作“鶻侖吞棗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囫圇的解釋 .完整;整個兒。 元 張可久 《沉醉東風·氣毬》曲:“元氣初包混沌,皮囊自喜囫圇。”《西遊記》第二四回:“﹝ 八戒 ﹞見了果子,拿過來,張開口,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。” 孫梨 《村歌》下篇九:“一輩子
  • 棗的解釋 棗 (棗) ǎ 落葉灌木或喬木,枝有刺,葉卵形,開小黃花,核果稱“棗子”或“棗兒”,橢圓形,熟時紅色,可食:棗紅。棗泥。囫圇吞棗(喻讀書等不加分析辨別地籠統接受)。 筆畫數:; 部首:木; 筆順

歷史典故推薦:觸目儆心

看到某種情況而引為儆戒。清 林則徐《拿獲行劫盜犯袁潰等審明定擬折》:“並將各犯首級在於上下游江乾梟示,俾各觸目儆心。” 連動 看到某種景況而引為警戒。清·林則徐《拿獲行劫盜犯袁潰等審明定擬折》:“並將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囫圇吞棗歷史

相關歷史

囫圇吞棗_囫圇吞棗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