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綬

兩綬怎么寫好看

兩綬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:古代官員系印紐的絲帶。西漢大臣金日碑頗受漢武帝信任,他的兒子金賞、金建和漢昭帝弗陵年齡相仿,當時不過都是八、九歲的孩子。金賞被任命為奉車都尉,金建被任命為駙馬都尉,陪伴昭帝,日夜相處。金日碑死後,金賞繼承位,佩帶兩方印綬。漢昭帝還想封金建為侯,就對大將軍霍光說:“金氏兄弟兩人就不能同時都佩帶兩方印綬嗎?”霍光回答說:“金賞是繼承父親的爵位而封侯的。”昭帝笑著說:“封不封侯不就在於我和您的決定嗎?”霍光說:“先帝約定,有功勞才能封侯啊!”後因以“兩綬”為典,詠少年得志,貴盛非凡。

【出典】:

漢書》卷68《金日磾傳》2962頁:“日磾兩子,賞、建俱侍中,與昭帝略同年,共臥起。賞為奉車、建駙馬都尉。及賞嗣侯,佩兩綬,上謂霍將軍曰:‘金氏兄弟兩人不可使俱兩綬邪?’霍光對曰:‘賞自嗣父為侯耳。’上笑曰:‘侯不在我與將軍乎?’光曰:‘先帝之約,有功乃得封侯。’時年俱八、九歲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牧《少年行》:“兩綬藏不見,落花何處期?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兩的字典解釋 兩 (兩) ǎ 數目,二。一般用於量詞和“個、半、千、萬、億”前:兩個黃鸝。兩本書。 雙方:兩可。兩邊。兩便(客套用語,彼此方便)。兩旁。兩側。兩袖清風。兩敗俱傷。 中國市制重量單位:十兩(一市斤。舊
  • 綬的字典解釋 綬 (綬) ò 一種絲質帶子,古代常用來拴在印紐上,後用來拴勳章:印綬。綬帶。 筆畫數:; 部首:糹; 筆順編號:

歷史典故推薦:臨危自省

連動 遇到危難時自己醒悟。明·無名氏《雲台門》折:“我與你指迷途,~,我教你得平安,福祿加增。”△多用於處事方面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兩綬歷史

相關歷史

兩綬_兩綬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