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奔

七奔怎么寫好看

七奔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《左傳.成公七年》:“吳始伐楚,伐巢,伐徐。子重奔命。馬陵之會,吳入州來。子重自奔命。子重、子反於是乎一歲七奔命。”

春秋時,楚國因受吳國發動的戰事影響,楚公子嬰齊(子重)、公子側(子反)一年之內曾七次奔命。後因用為反覆奔波之典。

唐.王維《和監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》:“逸興方三接,衰顏強七奔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七奔的解釋 《左傳·成公七年》:“ 子重 子反 於是乎一歲七奔命。”謂一歲中七次奔走應命。後以“七奔”謂一再奔波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東武吟》:“密塗亘萬里,寧歲猶七奔。” 唐 王維 《和陳監四郎秋雨中
  • 七的字典解釋 七 ī 數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舊時人死後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筆畫數:; 部首:一; 筆順編號:
  • 奔的字典解釋 奔 ē 急走,跑:奔跑。賓士。奔突(橫衝直撞;賓士)。奔流。奔騰。奔忙。奔波(勞苦奔走)。奔放(疾馳。喻氣勢雄偉,不受拘束)。私奔(女子私自投奔所愛的人,或跟他一起逃走)。 奔 è 直往,趨向:投奔

歷史典故推薦:俗之所排

漢·揚雄《連珠》:“明君取士,貴拔眾之所遺;忠臣薦善,不廢俗之所排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七奔歷史

相關歷史

七奔_七奔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