負公鼎

負公鼎怎么寫好看

負公鼎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源見“伊荷鼎自進”。謂任宰相之職。唐 陳子昂《感遇》詩之二四:“高堂委金玉,微縷懸千鈞。如何負公鼎,被奪笑時人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負公鼎的解釋 謂擔任宰相職務。用 殷 相 伊尹 故事。 唐 陳子昂 《感遇》詩之二四:“如何負公鼎,被奪笑時人。”參見“ 負鼎 ”。
  • 鼎的字典解釋 鼎 ǐ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兩耳:銅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鑊。 鍋:鼎罐。鼎鍋。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,是政權的象徵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問鼎。鼎祚(國運)。 象徵三方並立、互相對峙

歷史典故推薦:蟠木材

同“蟠木”。唐 錢起《山中春仲寄汝上王恆潁川沈沖》詩:“隱者守恬泊,春山日深淨。誰知蟠木材,得性無人境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負公鼎歷史

相關歷史

負公鼎_負公鼎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