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目吐食

旌目吐食怎么寫好看

旌目吐食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《列子.說符》:“東方有人焉,曰爰旌目。將有適也,而餓於道。狐父之盜曰丘,見而下壺飱以餔之。爰旌目三餔而後能視,曰:‘子何為者也?’曰:‘我狐父之人丘也。’爰旌目曰:‘譆,汝非盜邪!胡為而食我?吾義不食子之食也。’兩手據地而歐之,不出,喀喀然遂伏而死。”

《列子》談到東方有一個餓人叫爰旌目,將餓死於道。有一盜曰丘,以食餵之,救活了爰旌目。爰旌目復甦後,知是盜給的食物,忿而吐之,不出,遂伏而死。後用為不食不義之食的典故。

後漢書.衡列傳》:“於心有猜,則簋飱饌餔猶不屑餐,旌目以之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旌的解釋 旌 ī 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。又指普通的旗子:旌旗。旌銘(舊時喪禮,柩前書死者姓名的旗幡)。 表揚:旌表。 筆畫數:; 部首:方; 筆順編號:
  • 吐食的解釋 同“ 吐哺 ”。 唐 楊炯 《唐恆州刺史王義童神道碑》:“公雖勛參締搆,位揔班條,金友玉昆,良田廣宅,而能吐食下士,倒屣迎賓。” 宋 葉適 《送陳子云通判》詩之二:“臨餐吐食嗟無餘,幽情慘鬱時一舒

歷史典故推薦:玉樓作記

同“玉樓受召”。明 沈鯨《雙珠記.夫妻永訣》:“素不忤三章五典,誰知作五刑魅宰!莫不是玉樓作記,天上有人催?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旌目吐食歷史

相關歷史

旌目吐食_旌目吐食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