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屍坐肉

行屍坐肉怎么寫好看

行屍坐肉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晉·王嘉《拾遺記》卷六:“夫人好學,雖死若存;不學者,雖存,謂之行屍走肉耳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行屍的解釋 見“ 行屍 ”。亦作“ 行屍 ”。.指徒具形骸,雖生猶死的人。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:“ 莽 召問羣臣禽賊方略。皆曰:‘此天囚行屍,命在漏刻。’” 宋 歐陽修 《辭宣徽使判太原札子》:“殊不知臣心志已衰
  • 肉的解釋 肉 ò 人或動物體內紅色、柔軟的組織:肉體。肉類。肉食。肌肉。肉票(被盜匪擄去的人,盜匪藉以向他的家屬勒索錢財)。肉身(佛教指肉體)。 果實中可以吃的部分:桂圓肉。冬瓜肉厚。 果實不脆,不酥:肉瓤西瓜

歷史典故推薦:刖足

源見“和氏之璧”。喻懷才不遇。唐 劉駕《下第後屏居長安書懷寄太原從事》詩:“刖足豈更長,良工隔千里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行屍坐肉歷史

相關歷史

行屍坐肉_行屍坐肉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