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鉤

吳鉤怎么寫好看

吳鉤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泛指寶刀、利劍。宋辛棄疾《水龍吟·登建康賞心亭》詞: “落日樓頭,斷鴻聲里,江南遊子。把吳鉤看了,欄桿拍遍,無人會,登臨意。” 參見:○吳鴻

詞語分解

  • 吳鉤的解釋 亦作“吳鉤”。鉤,兵器,形似劍而曲。 春秋 吳 人善鑄鉤,故稱。後也泛指利劍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軍容蓄用,器械兼儲; 吳 鉤 越 棘,純鈞湛盧。” 唐 盧殷 《長安親故》詩:“ 楚 蘭不佩佩吳
  • 吳的字典解釋 吳 ú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,後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:吳鉤(古代吳地出產的一種 * ,後泛指鋒利的刀劍)。吳越同舟(喻過去的仇人由於當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)。 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
  • 鉤的字典解釋 鉤 (鈎) ō 懸掛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,形狀彎曲,頭端尖銳:鉤子。秤鉤兒。火鉤子。 形狀像鉤子的:蠍的鉤子。鉤針。 漢字筆形之一(亅、乛、乚、??、??、??、乙等)。 用鉤形物搭、掛或探取:鉤住樹枝

歷史典故推薦:沖星劍

同“沖鬥劍”。唐 李乂《故西台侍郎上官公輓歌》:“顧日琴安在,沖星劍不留。”亦泛稱寶劍。唐 王貞白《戲贈鄉人》詩:“中宵縱匣沖星劍,臨水難留上漢槎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吳鉤歷史

相關歷史

吳鉤_吳鉤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