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不拾遺,夜不閉戶

歷史字典解釋

遺:丟失的東西。東西丟失在路上沒有人拾為己有,夜裡不關門也沒有人來偷盜。古時多用來形容民風淳厚,對統治者的政績加以頌揚。現用以形容社會風尚和道德良好。語本《禮記.禮運》“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”。毛澤東《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》:“有些地方真箇道不拾遺,夜不閉戶。”也作 ① 【路不拾遺,戶不夜閉】。《水滸》第一回:“那時天下太平,五穀豐登,萬民樂業,路不拾遺,戶不夜閉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閉戶的解釋 指人不預外事,刻苦讀書。《文選·任昉<天監三年策秀才文>》:“閉戶自精,開卷獨得。” 李善 注引《楚國先賢傳》:“ 孫敬 入學,閉戶牖,精力過人,太學謂曰‘閉戶生’。”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太常敬

歷史典故推薦:蟬緌蟹匡

源見“蠶績蟹匡”。比喻名不副實,事物間互相矛盾。清 趙翼《五人墓》詩:“媚奄翻奉擊奄人,蟬緌蟹匡理難悟。” 見“蟹匡蟬緌”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道不拾遺,夜不閉戶歷史

相關歷史

道不拾遺,夜不閉戶_道不拾遺,夜不閉戶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