慷慨赴義

慷慨赴義怎么寫好看

慷慨赴義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慷慨:意氣激昂。赴義:為正義而死。正氣凜然地捨生就義。明.朱鼎《玉鏡台記.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當慷慨赴義,何用悲為!”清.王猷定《梁烈婦傳》:“材伏哭叩頭,舉火,烈婦死,三十餘人從死,其慷慨赴義如此。”


見“慷慨就義”。清·王猷定《梁烈婦傳》:“材伏哭叩頭,舉火,烈婦死,三十餘人從死,其慷慨赴義如此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慷慨的解釋 ∶充滿正氣,情緒激昂慷慨就義 ∶大方;不吝嗇慷慨解囊詳細解釋.情緒激昂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<長門賦>》:“貫歷覽其中操兮,意慷慨而自卬。”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:“激厲抗揚之意也。” 南朝 宋 劉
  • 義的解釋 義 (義) 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:正義。義不容辭。義無反顧。仗義直言。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:義舉。義務。義憤。義演。見義勇為。 情誼:義氣。恩義。義重如山。 意思,人對事物認識到的內容:意義。含義。

歷史典故推薦:遺簪

源見“刈蓍遺簪”。喻舊物故情。唐 李嶠《答李清河書》:“兄仁及遺簪,禮縟追賻,千古之下,凜然而高。”唐 朱放《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》詩:“不棄遺簪舊,寧辭落帽還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慷慨赴義歷史

相關歷史

慷慨赴義_慷慨赴義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