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銳則不高

歷史字典解釋

其他 山的形狀很尖銳,就不可能很高。比喻人的鋒芒太露,就不可能成大業。語出《韓詩外傳》:“山銳則不高,水徑則不深。”△用於闡述哲理性問題。→好高騖遠

歷史典故推薦:靜言庸違

語言善巧而行動乖違。猶言口是行非。《書.堯典》:“靜言庸違,象恭滔天。”孔傳:“靜,謀,滔,漫也。言共工自為謀言,起用行事而違背之。”蔡沈集傳:“靜則能言,用則違背也。” 並列 言語偽善,行為乖巧。《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山銳則不高歷史

相關歷史

山銳則不高_山銳則不高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