樽俎之間

樽俎之間怎么寫好看

樽俎之間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借指外交場合。南朝梁江淹《驃騎讓封第三表》: “若臣武未屬鞬之分, 文不藹樽俎之間; 德非時,道乖物宗,虛飾疲伍,空貽上位。” ●漢向《新序·雜事》: “晉平公欲伐齊,使范昭往觀焉。景公賜之酒。酣,范昭曰: ‘願請君之樽酌。’ 公曰: ‘酌寡人之樽,進之於客。’ 范昭已飲,晏子曰:‘徹樽,更之。’ 樽觶具矣,范昭佯醉,不悅而起舞,謂太師曰: ‘能為我調成周之樂乎?吾為子舞之。’ 太師曰: ‘冥臣不習。’ 范昭趨而出。景公謂晏子曰: ‘晉,大國也; 使人來,將觀吾政也。今子怒大國之使者,將奈何? ’ 晏子曰: ‘夫范昭之為人,非陋而不識禮也,且欲試吾君臣。 故絕之也。’ 景公謂太師曰: ‘何以不為客調成周之樂乎? ’ 太師對曰: ‘夫成周之樂,天子之樂也; 若調之,必人主舞之。今范昭,人臣也,而欲舞天子之樂,臣故不為也。’ 范昭歸以告平公曰: ‘齊未可伐也。臣欲試吾其君而晏子識之,臣欲犯其禮而太師知之。’ 仲尼聞之曰: ‘夫不出於樽俎之間,而知千里之外,其晏子之謂也。可謂折衝矣! 而太師其與焉。’ ” 樽: 盛酒之器。折衝: 擊退敵軍。沖,戰車的一種。晏子: 齊卿,歷仕靈公、莊公、景公三世。孔子稱讚晏嬰富有才幹,能在酒席之上退千里之外的敵兵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樽俎的解釋 .古代盛酒食的器皿。樽以盛酒,俎以盛肉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庖人雖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暢玄》:“越樽俎以代無知之庖,舍繩墨而助傷手之工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
  • 之間的解釋

歷史典故推薦:軟紅

源見“東華軟塵”。喻指繁華熱鬧的景象。宋 高觀國《燭影搖紅》詞:“行樂京華,軟紅不斷香塵噴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樽俎之間歷史

相關歷史

樽俎之間_樽俎之間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