頡羹

歷史字典解釋

源見“丘嫂頡羹”。佯為羹盡。喻吝嗇。清 趙翼《友人以家難系獄論罪悼之》詩:“事異頡羹銜嫂怨,情同冒刃代兄行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頡羹的解釋 相傳 漢高祖 微時,常與賓客過巨嫂食。嫂厭叔與客來。刮釜底,佯為羹盡,賓客以故去。已而視釜中有羹, 高祖 由此怨其嫂。及稱帝,乃封其子為 頡羹侯 ,以示不忘舊怨。見《史記·楚元王世家》。後以“頡羹”為
  • 頡的字典解釋 頡 (頡) é 〔倉頡〕上古人名,相傳他創造文字。 (頡) 頡 (頡) é 〔頡頏〕a.鳥向上向下飛;b.引申為不相上下,如“他的畫與名家相頡頡”;c.對抗,如“頡頡作用”;d.倔強,傲慢,如“苟出
  • 羹的字典解釋 羹 ē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、凍狀食物:羹湯。肉羹。雞蛋羹。 筆畫數:; 部首:羊; 筆順編號:

歷史典故推薦:燕然筆

源見“勒銘燕然”。指歌頌戰功的文筆。唐 羊士諤《送張郎中副使自南省赴鳳翔幕府》詩:“當奮燕然筆,銘功向隴頭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頡羹歷史

相關歷史

頡羹_頡羹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