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觚為圓斫雕為樸

歷史字典解釋

觚( ㄍㄨ gū ):方,稜角。斫:砍削。雕:雕飾,華麗。朴:樸實。 去掉稜角,使成圓形;革除華靡,使反質樸。 比喻去掉繁苛的律令而改從簡易,革除浮華的弊俗,而返回淳樸。語出《史記.酷吏列傳.序》:“漢興,破觚而為圜(圓),斫雕而為朴,網漏於吞舟之魚。”《後漢書.林傳》:“大漢初興,詳覽失得,故破矩為圓,斫雕為樸,蠲除苛政,更立疏網。”(矩:方。)《梁書.良吏傳.論》:“梁興,破觚為圓,斫雕為樸,教民以悌,勸之以農桑。”也單引 ① 〔破觚為圓〕。意謂變生硬為圓通。宋.慶之《詩人玉屑.縛虎手》:“又用事皆破觚為圓,挫剛成柔,如為有功者,昔人所謂縛虎手也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破觚的解釋 .削去稜角。喻除繁雜而從簡易。 宋 晁補之 《呈魯直》詩:“文章破觚賴聖世,筆墨未逃蹊徑間。”.喻改方正為圓通。 明 袁宏道 《萊陽張廷尉贊》:“當 新鄭 、 江陵 用事時,兩公為政尚綜覈,稱近時

歷史典故推薦:嵇生不遭逢

源見“王烈髓”。指無緣得道成仙。唐 胡曾《詠史詩.葛陂》:“莫道神仙難頓學,嵇生自是不遭逢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破觚為圓斫雕為樸歷史

相關歷史

破觚為圓斫雕為樸_破觚為圓斫雕為樸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