蓂莢生

蓂莢生怎么寫好看

蓂莢生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《竹書紀年》卷二“帝堯陶唐氏”:“帝在位七十年,景星出翼(景星,大星),鳳凰在庭,朱草生(朱草,狀如桑,枝葉皆丹,汁如血,朔望生落,周而復始),嘉禾(堯時嘉禾生七莖,連三十五穗),露潤,醴泉出,日月如合璧,五星如聯珠,廚中自生肉,其薄如箑(音shàn,扇子),搖動則風生,食物寒而不臭,名曰箑脯。又有草夾階而生,月朔始生一莢,月半而生十五莢,十六日以後落一莢,及晦而盡。月小則一莢而不落,名曰蓂莢,一曰歷莢。”

又“帝舜有虞氏”:“(舜)即帝位,蓂莢生於階,鳳凰巢於庭,擊石拊石,以歌九韶,百獸舞,景星出於房,地出乘黃之馬。”

此事參見漢班固《 * 通》三上“封禪”,《漢書.王莽傳奏言》。

蓂莢是古代傳說的一種瑞草名,又名歷莢,據說只有聖賢君主的太平盛世才會生髮。後因為象徵國祚祥瑞的典故。
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先聲》:“請問哪幾種祥瑞?河出圖,洛出書,景星明,慶雲現,甘露降,膏雨零,鳳凰集,麒麟遊,蓂莢發,芝草生,海無波,黃河清。件件俱全,豈不可賀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蓂莢的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瑞草。又名;歷莢;蓂曆日歷。因蓂莢的更換而知日月,故稱;蓂靈神話中的瑞木名詳細解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草。它每月從初一至十五,每日結一莢;從十六至月終,每日落一莢。所以從莢數多少,可以知道
  • 生的字典解釋 生 ē 一切可以發育的物體在一定條件下具有了最初的體積和重量,並能發展長大:誕生。滋生。生長。 造出:生產。 活的,有活力的:生存。生命。生物。生機。出生入死。捨生取義。 有生命的東西的簡稱:眾生。喪

歷史典故推薦:平子游都

《後漢書.張衡傳》:“張衡字平子,南陽西鄂人也。世為著姓。祖父堪,蜀郡太守。衡少善屬文,游於三輔,因入京師,觀太學,遂通《五經》,貫六藝。”“安帝雅聞衡善術學,公車特徵拜郎中,再遷為太史令。”東漢張衡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蓂莢生歷史

相關歷史

蓂莢生_蓂莢生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