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典故>> 識路

識路

同“識途”。唐 李益《再赴渭北使府留別》詩:“報恩身未死,識路馬還嘶。”

識路字典分解

識的解釋 識 (識) shí 知道,認得,能辨別:識辨。識破。識相(xi刵g )。識途老馬。 所知道的道理:知識。常識。 辨別是非的能力:見識。遠見卓識。 識 (識)

路的解釋 路 lù 道,往來通行的地方:道路。公路。水路。陸路。路途。路程。路人(行路的人,喻不相干的人)。狹路相逢。 思想或行動的方向、途徑:思路。生路。出路。路子。路

多學學:識別雜記【歷史知識】

算書節名。李冶《測圓海鏡》卷一的第四部分,也為最主要部分,闡明了圓城圖式中各勾股形邊長之間及其與圓徑間的關係,內分諸雜名目、五和五較、諸弦、大小差、諸差、諸率互見、四位相套及拾遺八項,共六百九十二條,除八條外都是正確的,故每條可看作一個定理(或公式)。是中國古代勾股容圓問題的全面總結,也是《測圓海鏡》一書的理論基礎。其中諸雜名目的十個求圓徑公式是書中經常用到的基本公式。

識路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