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難毋苟免

歷史字典解釋

難( ㄋㄢˋ nàn ):危難。 面臨危難,不苟且偷生。語出《禮記.曲禮上》:“臨財毋苟得,臨難毋苟免,很毋求勝,分毋求多。”唐.吳兢《貞觀政要.誠信》:“君子掩人之惡,揚人之善,臨難無苟免,殺身以成仁。”宋.徐鉉《君臣論》:“君子之事上也,近之不敢佞,遠之不敢怨,受命無二慮,臨難無苟免。”《民國通俗演義》一三七回夾註:“先賢云:‘臨難毋苟免。’能勵行此語者,其惟()中山乎?”方誌敏《死!》:“脖子伸硬些,挨它一刀,臨難毋苟免!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臨難的解釋 面對危難的時候臨難不屈詳細解釋謂身當危難。常指面臨死亡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臨財毋苟得,臨難毋苟免。”《吳子·圖國》:“民知君之愛其命,惜其死,若此之至,而與之臨難,則士以進死為榮,退生為辱矣。”
  • 苟免的解釋 苟且免於損害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臨財毋苟得,臨難毋苟免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若君父有難,臣子若苟且免身而不鬭,則陷君父於危亡;故云毋苟免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讀史詩》之四:“苟免勿私喜,鬼得而誅之。”

歷史典故推薦:火中生蓮

《維摩詰經·佛道品》:“火中生蓮花,是可謂希有,在欲而行禪,希有亦如是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臨難毋苟免歷史

相關歷史

臨難毋苟免_臨難毋苟免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