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典故>> 封三錢府

封三錢府

西漢司馬遷撰《史記.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莊生間時(乘間,伺隙)入見楚王,言‘某星宿某,此則害於楚。’楚王宿信莊生,曰:‘今為奈何?’莊生曰:‘獨以德為可以除之。’楚王曰:‘生休矣,寡人將行之。’王乃使使者封三錢之府。楚貴人驚告朱公長男曰:‘王且赦’。曰:‘何以也?’曰:‘每王且赦,常封三錢之府。昨暮王使使封之。”

虞、夏、商、周時,將錢幣分為赤、白、黃三等。黃為上幣,銅、鐵為下幣,故稱錢府為“三錢之府”。錢幣是貴重物,為防有人逆知將大赦而盜錢,故加封管。

“封三錢之府”常喻指大赦。

封三錢府字典分解

封三的解釋 [inside back cover] 書刊最後一頁的內面

順便了解:封侯相【歷史典故】

源見“封侯萬里”。謂生有封侯相貌。宋 劉克莊《命拙》詩:“早知不是封侯相,蓑笠何因肯出村?”

封三錢府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