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典故>> 鳥音

鳥音

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今也南蠻鴃舌之人,非先王之道。”趙岐註:“鴃,博勞鳥也。”後以“鳥音”比喻難懂的語言。古多指四夷外國之語。清 黃遵憲《香港感懷》詩之五:“民氣多羶行,夷言學鳥音。”

鳥音字典分解

鳥音的解釋 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也南蠻鴃舌之人,非先王之道。” 趙岐 註:“鴃,博勞鳥也。”後以“鳥音”比喻難懂的語言。古多指四夷外國之語。 清 黃遵憲 《香港感懷》

鳥的解釋 鳥 (鳥) niǎo 脊椎動物的一綱,溫血卵生,全身有羽毛,後肢能行走,前肢變為翅,一般能飛:鳥類。候鳥。益鳥。鳥語花香。 筆畫數:5; 部首:鳥; 筆順編號

音的解釋 音 yīn 聲,亦特指有節奏的聲:聲音。音樂(yu?)。音律。音色。音量。音區。音韻。音像。音容(聲音、容貌)。弦外之音。 信息,訊息:音信。佳音。音訊。 筆

看一看:鳥了帥【歷史官職】

村落首領。《隋書東夷傳流求國》:“國有四五帥,統諸洞,洞有小王。往往有村,村有鳥了帥,並以善戰者為之,自相樹立,理一村之事。”隨之流求,即今台灣省。

鳥音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