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縛與櫬

歷史字典解釋

兩手反綁,車載空棺。表示投降並自請受刑。《三國志.書.鄧艾傳》:“艾至成都,禪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餘人面縛輿櫬詣軍門。”《新五代史.前世家.王衍》:“衍君臣面縛輿櫬,出降於七里亭。”《三國演義》一一八回:“後主率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餘人,面縛輿櫬,出北門十里而降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面縛的解釋 兩手反綁面縛西都。;;南朝梁;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面縛兩降將。;;清;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詳細解釋雙手反綁於背而面向前。古代用以表示投降。《左傳·襄公十八年》:“乃弛弓而自後縛之。其右 具丙 亦舍兵
  • 櫬的解釋 櫬 (櫬) è 棺材。 古代多以梧桐木做棺,故為梧桐的別稱。 筆畫數:; 部首:木; 筆順編號:

歷史典故推薦:鑄六州

同“鑄六州鐵”。嚴復《題孫師鄭感逝詩卷》詩:“大錯驚心鑄六州,土崩何日奠金甌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面縛與櫬歷史

相關歷史

面縛與櫬_面縛與櫬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