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典故>> 獨夫民賊

獨夫民賊

獨夫:人所共棄的統治者。民賊:殘害人民的人。多指反動政權的頭子。《書.泰誓下》:“獨夫受(商紂),洪惟作威,乃汝世仇。”《孟子告子下》:“今之事君者皆曰:‘我能為君闢土地,充府庫。’今之所謂良臣,古之所謂民賊也!”亦作“民賊獨夫”。范文瀾《中國通史簡編》二編一章一節:“這種險慘刻毒的民賊獨夫思想,與孔孟正統派的仁義學說恰恰處於對立的地位。”


並列 殘害人民、眾叛親離的反動統治者。語本《尚書·秦誓下》:“獨夫受,洪惟作威,乃汝世仇”;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今之所謂良臣,古之所謂民賊”。魏樹海《沂蒙山好》:“蔣介石這個~,自己賣國求榮,弄得老百姓也沒個安穩日子。”△貶義。用於描寫反動統治者。→元惡大奸 罪魁禍首竊國大盜 ↔聖君賢相 有道明君 仁人君子。也作“民賊獨夫”。

獨夫民賊字典分解

成語獨夫民賊的解釋 獨夫:暴虐無道,眾叛親離的統治者;民賊:殘害人民的壞傢伙。指對國家人民有嚴重罪行的、殘暴的統治者。

獨夫的解釋 (1) [bad ruler for saken by all;autocrat]∶ 獨王。獨夫民賊。殘暴無道、眾叛親離的統治者獨夫受洪惟作威。—&

民賊的解釋 [traitor to the people] 嚴重危害國家、人民利益,給國家、人民帶來重大損害的罪人與民賊相搏。——孫文《<黃花

順便了解:獨山守捉【歷史地名】

唐置,即今新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。《新唐書·地理志》 伊州納職縣: “赤谷,又出谷口,經長泉、龍泉,百八十里有獨山守捉。” 唐置,約當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木壘哈薩克自治縣,屬蒲類縣。後廢。

獨夫民賊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