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毗不作公

歷史字典解釋

借指不為高官厚祿而阿諛奉迎。宋陸游《示友》詩: “尚嘲孟��遲成佛, 那計辛毗不作公。” ●《三國志·志·辛毗傳》: “時中書監放、令資見信於主,制斷時政,大臣莫不交好,而毗不與往來。毗子敞諫曰: ‘今劉孫用,眾皆影附,大人宜小降意,和光同塵; 不然必有謗言。’ 毗正色道: ‘主上雖未稱聰明,不為暗劣。吾之立身,自有本來。就與劉、孫不平,不過令吾不作三公而已,何危害之有?焉有大丈夫欲為公而毀其高節者邪? ’ ” 三公: 輔助君主掌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員。歷代所指不同。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。三國魏明帝曹叡寵愛中書監劉放,中書令孫資,朝廷大臣莫不與之交好。唯辛毗不與他們往來。辛毗認為人之立身,自有本來,不去奉迎權貴,不過不升官罷了。就是不把劉放、孫資放在眼裡。始終得不到魏文帝的重用。

歷史典故推薦:金谷老

源見“金谷俊游”。指晉 石崇。亦泛指富有者。明 徐渭《女狀元》四出:“門生這樣的歪對句,不過是小孩童圖夜散書堂快。老師今日呵,金谷老借乞兒債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辛毗不作公歷史

相關歷史

辛毗不作公_辛毗不作公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