棄繻關

歷史字典解釋

泛指關津。宋司馬光《送何濟川知漢》詩之二: “復尋題柱跡,重過棄繻關。” 參見:○終軍棄繻

詞語分解

  • 棄繻關的解釋 漢 終軍 入 潼關 ,棄繻,後因以“棄繻關”指 潼關 。 宋 司馬光 《送何濟川知漢州》詩之一:“復尋題柱跡,重過棄繻關。” 清 趙翼 《盧抱經作重逢入泮詩紀事敬賀四律》之二:“尚有昔年題字柱,
  • 棄繻的解釋 《漢書·終軍傳》:“初, 軍 從 濟南 當詣博士,步入 關 , 關 吏予 軍 繻。 軍 問:‘以此何為?’吏曰:‘為復傳,還當以合符。’ 軍 曰:‘大丈夫西遊,終不復傳還。’棄繻而去。”繻,帛邊。書帛
  • 關的字典解釋 關 (關) ā 閉,合攏:關門。關閉。關張。關停並轉(僴 )。 拘禁:關押。關禁。 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:關口。關隘。關卡(?)。關塞(剗 )。關津。嘉峪關。 徵收進出口貨稅的機構:海關

歷史典故推薦:集囊作帷

;;;;囊:書囊,即指盛放大臣上書的布袋子。帷:帷幕。漢武帝時,天下奢侈成風,百姓多棄農經商。武帝問東方朔:“我想要教化人民,有什麼好辦法嗎?”東方朔說:“唐堯、虞舜、夏禹、商湯等遠古的歷史,已過去幾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棄繻關歷史

相關歷史

棄繻關_棄繻關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