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諫飾非

拒諫飾非怎么寫好看

拒諫飾非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指拒絕勸諫,掩飾過錯。荀卿認為,臣下的過錯在於不象正直的臣下那樣尊敬君主,安定國家,崇尚人才,提倡信義,而是反其道而行之,拒絕批評,掩飾過錯,阿附君主。這樣的話,國家就一定遭殃。

【出典】:

《荀子·成相》:“論臣過,反其施,尊主安國尚賢義。拒諫飾非,愚而上同國必禍。”

【例句】:

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本紀》:“(帝紂)知足以拒諫,言足以飾非。” 《清史稿·洪亮吉傳》:“今特宣布亮吉書,使內外諸臣,知朕非拒諫飾非之主,實為可與言之君。”


並列 不接受勸導,矯飾缺點錯誤。《荀子·成相》:“拒諫飾非,愚而上同,國必禍。”△貶義。常用於寫拒絕勸導,矯飾過錯的虛假行為。→諱疾忌醫 文過飾非↔聞過則喜。 也作“飾非拒諫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拒諫的解釋 拒絕規勸。《後漢書·申屠剛傳》:“愚聞專己者孤,拒諫者塞。孤塞之政,亡國之風也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高堂隆傳》:“知足以拒諫,才足以飾非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答司馬諫議書》:“為天下理財,不為徵利;辟邪
  • 飾非的解釋 粉飾掩蓋錯誤。《莊子·盜跖》:“強足以拒敵,辯足以飾非。” 明 楊柔勝 《玉環記·范張別皋》:“官人不須強辨飾非。”《清史稿·和珅傳》:“故事,《實録》不載武試策問, 和珅 率對不以實,詔斥護過飾非

歷史典故推薦:完完全全

毛 * 《反對本本主義》:“你完完全全調查明白了,你對那個問題就有了解決的辦法了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拒諫飾非歷史

相關歷史

拒諫飾非_拒諫飾非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