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辨菽粟

不辨菽粟怎么寫好看

不辨菽粟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猶不辨菽麥。粟,小米。清 龔自珍《農宗》:“婢妾之養不備,則不世;祠祭弗如式,不世;不辨菽粟,亦不世。”


見“不辨菽麥”。清·龔自珍《農宗》:“婢妾之養不備,則不世;祠祭弗如式,不世;不辨菽粟,亦不世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不的解釋 不 ù 副詞。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。不速之客。 單用
  • 菽粟的解釋 泛指糧食布帛菽粟詳細解釋豆和小米。泛指糧食。《墨子·尚賢中》:“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。”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授時》:“夫為政而使菽粟如水火,民安有不仁者乎?” 宋 樊仁遠 《浮雲居士曾公行狀》

歷史典故推薦:柔而不犯

性情柔和,但不容許侵犯。《後漢書.胡廣傳》:“柔而不犯,文而有禮,忠貞之性,憂公如家。”李賢註:“柔而不犯,謂性和柔而不可犯以非義也。” 其他 性情柔和,卻不可冒犯。語出《後漢書·胡廣傳》:“柔而不犯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不辨菽粟歷史

相關歷史

不辨菽粟_不辨菽粟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