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典故>> 一概量

一概量

歷史字典解釋:

《楚辭》戰國楚.屈原《九章.懷沙》:“同糅玉石兮,一概而相量。”

糅,混雜。概,古代用升斗量物時用以取平的工具。“一概量”謂忠佞不分,衡量時用同樣的標準,不加區別。後因用指等量齊觀,不加區別地一律對待。

唐.韓愈《讀皇甫湜 * 園池詩書其後二首》其一:“誠不如兩忘,但以一概量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一概的解釋 全體,沒有例外詳細解釋亦作“一槩”。.概為古代量糧食時刮平斗斛之木,引申為同一種標準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黃初五年令》:“諸吏各敬爾在位,孤推一概之平,功之宜賞,於疏必與;罪之宜戳,在親不赦。”
  • 量的字典解釋 量 á 確定、計測東西的多少、長短、高低、深淺、遠近等的器具:量具。量杯。量筒。量角器。 用計測器具或其他作為標準的東西確定、計測:計量。測量。量度。量體溫。 估計,揣測:估量。思量。打量。 質 量

歷史典故推薦:短簿

代稱形體矮小的官吏。唐貫休《寄景判官兼思州葉使君》詩: “髯參與短簿,始為一吟看。” 參見:○郗超髯

一概量_一概量介紹_歷史知識
一概量_一概量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

猜你喜歡:


一概量_一概量介紹_歷史知識
{{item.username}}
{{@item.content}}{{if item.fback}}
管理員回覆:{{item.fback}}
{{/if}}
{{/each}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