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山竄海

投山竄海怎么寫好看

投山竄海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投:丟棄。竄:放逐。山、海:指荒涼邊遠之地。謂有罪放逐到荒涼邊遠之區。唐.李白《上安州長史書》:“若使事得其實,罪當其身,則將浴蘭沐芳,自屏於烹鮮之地,惟君死生!不然,投山竄海,轉死溝壑,豈能明目膽,托書自耶?”


並列 投,貶徙。竄,放逐。放逐到邊遠荒涼的地方。唐·李白《上安州裴長史書》:“若使事得其實,罪當其身,則將浴蘭沐芳,自屏於烹鮮之地,惟君侯死生! 不然,投山竄海,轉死溝壑,豈能明目張胆,托書自陳耶?”△多用於政治方面。→楚囚相對↔受寵若驚

詞語分解

  • 投的解釋 投 ó 拋,擲,扔(多指有目標的):投籃。投彈(刵 )。 跳進去:投河。自投羅網。 放進去,送進去:投入。投資。投標。 走向,進入:投宿(找地方住宿)。投奔。投靠。投降。投師(從師學習)。投訴。 發向
  • 海的解釋 海 ǎ 靠近大陸,比洋小的水域:海洋。海域。海拔。海疆。海內。海岸。海誓山盟。五湖四海。 用於湖泊名稱:青海。中南海。 容量大的器皿,巨大的:海碗。海涵(敬辭,稱對方大度包容)。誇下海口。 喻數量多的

歷史典故推薦:龍騰虎躍

如龍飛騰,如虎跳躍。形容動作矯健有力,也比喻奮起行動,有所作為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二七章:“他的心情十分敞朗,堅信只要度過這段困難日子,局勢就會好轉,任自己龍騰虎躍。” 並列 像龍一樣騰飛,像虎一樣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投山竄海歷史

相關歷史

投山竄海_投山竄海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