捨身求法

捨身求法怎么寫好看

捨身求法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捨棄身體去求佛法。指佛教徒犧牲肉體,虔誠地尋求佛法。後比喻為了追求真理,不惜犧牲生命。魯迅《且介亭雜文.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》:“我們自古以來,就有埋頭乾的人,有拚命硬幹的人,有為民請命的人,有捨身求法的人……這就是中國的脊樑。”


連動 原指佛教徒犧牲肉體去求得佛法,後比喻不惜犧牲生命去追求真理。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嗎》:“我們自古以來,就有埋頭苦幹的人,有拚命硬幹的人,有為民請命的人,有捨身求法的人……這就是中國的脊樑。”△褒義。用於描寫品性堅貞,至死不屈。→寧死不屈 正氣凜然 冰魂雪魄 ↔貪生怕死

詞語分解

  • 捨身的解釋 .佛教徒為宣揚佛法,或為布施寺院,自作苦行,謂之“捨身”。六朝時此風最盛。《梁書·武帝紀下》:“ 大通 元年……三月辛未,輿駕幸 同泰寺 捨身。”《隋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是時帝崇尚佛道……數詣 同泰寺
  • 法的解釋 法 ǎ 體現統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稱。指依法成立並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

歷史典故推薦:不疼不癢

見“不痛不癢”。柳建偉《王金栓上校的婚姻》:“第一個三等功就這么~地得來了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捨身求法歷史

相關歷史

捨身求法_捨身求法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