誤國殃民

誤國殃民怎么寫好看

誤國殃民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給國家人民帶來禍害。明楊繼盛《請誅賊臣疏》:“臣觀大學士嚴嵩,盜權竊柄,誤國殃民,其天下之第一大賊乎。”郭沫若《孔雀膽》第二幕:“這實在是誤國殃民的事!”


並列 使國家受害,使人民遭殃。明·王世貞《鳴風記·楊公劾奸》:“切惟元老嚴嵩僭竊,權侔人主,誤國殃民,奸謀久矣。”△貶義。用於寫人。也作“誤國害民”、“誤國殄民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誤國的解釋 貽誤國事,損害國家誤國誤民詳細解釋貽誤敗壞國家大事。《新唐書·韓偓傳》:“中書舍人 令狐渙 任機巧,帝嘗欲以當國,俄又悔曰:‘ 渙 作宰相或誤國,朕當先用卿。’” 元 李源道 《故宋文節先生謝公神
  • 殃民的解釋 使百姓受禍害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不教民而用之,謂之殃民,殃民者,不容於 堯 舜 之世。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狡脫》:“都是那貪官惹禍自殃民,致使這 崑岡 失火難留玉。” 清 龍啟瑞 《致曾滌

歷史典故推薦:浮瓜沉李

三國魏.曹丕《與朝歌令吳質書》:“浮甘瓜於清泉,沈朱李於寒水。”浮瓜沉李,甘涼消暑。後以“浮瓜沉李”做為消夏樂事之稱。唐.杜甫《解悶》詩十一:“翠瓜碧李沉玉甃,赤梨葡萄寒露成。”宋.辛棄疾《臨江仙.老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誤國殃民歷史

相關歷史

誤國殃民_誤國殃民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