穮蓘

歷史字典解釋

《左傳.昭公元年》:“譬如農夫,是穮是蓘,雖有饑饉,必有豐年。”杜預註:“穮,耘也;壅苗為蓘。”後因以“穮蓘”泛指辛勤勞作。宋 克莊《謝韓孔惠見訪》詩:“莫向明時嗟不遇,乃翁穮蓘子逢年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穮蓘的解釋 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是穮是蓘。”穮,翻地;蓘,培土。皆為耕作之事。後因以“穮蓘”泛指辛勤勞作。 宋 劉克莊 《謝韓孔惠見訪》詩:“莫向明時嗟不遇,乃翁穮蓘子逢年。” 清 姚鼐 《許秋岩太守問耕圖
  • 穮的字典解釋 穮 ā 鋤地或者耘田除草。 方言,秧田施糞。 穮 ā 〔穮??( 筆畫數:; 部首:禾; 筆順編號:俹 )〕禾虛貌。 筆畫數:; 部首:禾; 筆順編號:
  • 蓘的字典解釋 蓘 ǔ 用土培苗根:“譬如農夫,是穮是蓘。” 筆畫數:; 部首:艹; 筆順編號:

歷史典故推薦:不肖子孫

不肖:子不似父。《孟子.萬章上》:“丹朱之不肖,舜之子亦不肖。”指不能繼承祖、父事業或違背祖、父遺志的子孫。清.頤瑣《黃繡球》八回:“我黃家卻是這種不肖子孫最多,開了家塾,把這些不肖的教化幾個,也是很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穮蓘歷史

相關歷史

穮蓘_穮蓘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