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典故>> 太阿破敵

太阿破敵

漢.袁康《越絕書.越絕外傳.記寶劍》:“楚王召風鬍子而問之曰:‘寡人聞吳有干將,越有歐冶子,此二人甲世而生,天下未嘗有,精誠上通,天下為烈士。寡人願齎邦之重寶,皆以奉子,因吳王請此二人作鐵劍,可乎?’風鬍子曰:‘善。’於是乃令風鬍子之吳見歐冶子、干將,使之作鐵劍。歐冶子、干將鑿茨山,洩其溪,取鐵英,作為鐵劍三枚:一曰龍淵,二曰泰阿,三曰工布。畢成,風鬍子奏之楚王。楚王見此三劍,精神大悅,問之曰:‘此三劍何物為象?其名為何?’風鬍子對曰:‘一曰龍淵,二曰泰阿,三曰工布。’楚王曰:‘何謂龍淵、泰阿、工布?’風鬍子對曰:‘欲知龍淵,觀其狀,如登高山,臨深淵;欲知泰阿,觀其釽(釽,也作䤨,音pī,古代良劍因冶煉之精而出現的文彩),巍巍翼翼,如流水之波;欲知工布,釽從文起,至脊而止,如珠不可衽,文若流水不絕,’晉、鄭王聞而求之,不得,興師圍楚之城,三年不解。倉谷粟索(註:索,盡)。庫無兵革。左右群臣賢士,莫能禁止。於是楚王聞之,引泰阿之劍,登城而麾之,三軍破敗,士卒迷惑,流血千里,猛獸歐瞻(歐,驅打),江水折揚,晉、鄭之頭畢白。楚王於是大悅,曰:‘此劍威耶!寡人力耶!’”

春秋時,楚王請歐冶子、干將鑄龍淵、泰阿、工布三劍。晉、鄭國王聽說是神劍,求之不得,便興兵包圍了楚都。楚王持泰阿之劍,登城指揮作戰,使晉、鄭士卒迷惑,頭髮盡白,血流成河,楚軍大獲全勝。後因用為神劍克敵之典。

《文選》卷三五張景陽(協)《七命》詩:“楚之陽劍,歐冶所營。……指鄭則三軍白首,麾晉則千里流血。”唐.駱賓王《詠懷》詩:“寶劍思存楚,金錘許報韓。”

太阿破敵字典分解

太阿的解釋 (1).古寶劍名。相傳為 春秋 時 歐冶子 、 干將 所鑄。《戰國策·韓策一》:“ 韓 卒之劍戟……龍淵、太阿,皆陸斷馬牛,水擊鵠雁,當敵即斬堅。”《文選·李斯

破敵的解釋 擊敗敵軍。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奪 魏公子卬 ,安 秦 社稷,利百姓,卒為 秦 禽將破敵,攘地千里。”《後漢書·應劭傳》:“若令 靖 ( 鄒靖 )募 鮮卑

不妨一看:太后【歷史知識】

戰國時諸侯之母皆稱太后。《戰國策·西周策》:“不如譽秦王之孝也,因以原為太后養地。”此太后為秦昭王之母宣太后。《趙策四》:“趙太后新用事,秦急攻之。”秦漢時皇帝之母尊號皇太后,省稱太后。漢代諸侯王母亦稱太后。《漢書·惠帝紀》:“齊悼惠王來朝,獻城陽郡以益魯元公主邑,尊公主為太后。”顏師古註:“請尊公主為齊太后,以母禮事之。”後代帝王沿襲,稱母為太后。

太阿破敵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