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不謀夕

朝不謀夕怎么寫好看

朝不謀夕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謀:謀劃,打算。 早晨不能為晚上的事預作謀劃。 形容形勢危急,或生活窮困,只能暫顧眼前,難作長久之計。語出《左傳.昭公元年》:“吾儕偷食,朝不謀夕。”杜預註:“言欲苟免目前,不能念長久。”晉.葛洪《抱朴子.安貧》:“藜飡屢空,朝不謀夕。”《南齊書.高帝紀》:“黔首相悲,朝不謀夕。”明.陸世儀《復社紀略》卷三:“每見青衿之中,朝不謀夕者有之。一叨鄉薦,便無窮舉人。”清.昭槤《嘯亭雜錄》卷五:“鄂山,丙辰進士。銓選肅縣令,為邪匪鬆起逆地,人情變異,朝不謀夕。”


主謂 早晨不能為晚上先作打算。形容處境不好,只能顧及眼前,難以考慮其他。《文明小史》22回:“庫款支絀,朝不謀夕,如何周轉得來呢?”△貶義。多用於只顧及眼前情況方面。→朝不及夕。也作“朝不慮夕”、“朝不圖夕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朝的解釋 朝 ā 早晨:朝陽。朝暉。朝暮。朝霞。朝氣。朝思暮想。朝令夕改。朝秦暮楚(喻反覆無常)。 日,天:今朝。明朝。 晨夕野暮 朝 á 向著,對著:朝向。朝前。朝陽。坐北朝南。 封建時代臣見君;亦指宗教徒
  • 謀夕的解釋 為晚上的事預作打算。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吾儕偷食,朝不謀夕,何其長也?” 楊伯峻 註:“言早尚不能為夕計謀,何能念及長遠庇民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微旨》:“夫衣無蔽膚之具,資無謀夕之儲,而高談

歷史典故推薦:重陽酒

源見“重九登高”。重九又稱重陽。指舊俗重陽節登高飲菊花酒。唐 鄭谷《漂泊》詩:“黃花催促重陽酒,何處登高望二京?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朝不謀夕歷史

相關歷史

朝不謀夕_朝不謀夕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