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典故>>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

屋漏在上知之在下

上面屋破漏水,住在下面的人一定知道。 比喻在上位者幹了壞事,下面的人一定能察覺。 表示居官行事不可不慎。語出漢.王充《論衡.答佞篇》:“屋漏在上,知之在下。漏大,下見之著;漏小,下見之微。”《梁書.武帝紀下》:“大同二年五月癸卯詔曰:‘古人有言:屋漏在上,知之在下。朕所鍾過,不能自覺。’”《南史.江子一傳》:“自右丞上封事,極言得失。武帝甚善之,詔曰:‘屋漏在上,知之在下。其令尚書詳擇施於時政。’”唐.王泠然《論薦書》:“抑又聞屋漏在上,知之在下。報國之重,莫若進賢。”《宋史.王伯大傳》:“陛下試反於身而自省曰:‘吾之制行,得無有屋漏在上,知之在下者乎?’”

屋漏在上知之在下字典分解

屋漏的解釋 (1).古代室內西北隅施設小帳,安藏神主,為人所不見的地方稱作“屋漏”。《詩·大雅·抑》:“相在爾室,尚不愧於屋漏。” 毛 傳:“西北隅謂之屋漏。” 鄭玄 箋:

不妨一看:屋下架屋【歷史典故】

《世說新語.文學》:“庾仲初(東晉庾闡字)作《揚州賦》成,……人人競寫,都下紙為之貴。謝太傅云:‘不得爾,此是屋下架屋耳。事事擬學而不免儉狹。’”東晉庾闡作《揚都賦》成,呈給他的親族當時的執政大臣庾亮。庾亮看後說可與張衡的《兩京賦》,左思的《三都賦》媲美。經這一推崇,京都人人競寫,紙價上漲。謝安認為,文學貴在創新,《揚都賦》不過是模仿之作,故譏之為“屋下架屋”。後以“屋下架屋”常比喻事物的模仿或重

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