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典故>> 逾繩越契

逾繩越契

謂在結繩、書契之前沒有文字。繩、契指結繩、書契。《後漢書.班固傳下》:“逾繩越契,寂寥而亡詔者,《系》不得而綴也。”李賢註:“《易.繫辭》曰:‘上古結繩而化,後代聖人易之以書契。’逾、越,並過也。詔,誥也。言過繩契以上既無文字,故寂寥而無文誥。”後引申指不通文字。清 黃宗羲《移史館熊公雨殷行狀》:“上以朝臣不足任使,所用文武,逾繩越契。”


並列 繩,結繩。契,書契。在結繩書契之前。謂沒有文字。《後漢書·班彪列傳下》:“~,寂寥而亡詔者,《系》不得而綴也。”後引申指不通文字。清·黃宗羲《移史館熊公雨殷行狀》:“上以朝臣不足任使,所用文武,~。”△貶義。用於不通文字之人。

逾繩越契字典分解

成語逾繩越契的解釋 指在結繩、書契之前沒有文字。繩、契指結繩、書契。後引申指不通文字。

不妨一看:逾淮為枳【歷史典故】

逾:越過。淮:淮河。枳:落葉灌木,果球形,味酸苦。橘樹過了淮河就變成了枳樹。比喻事物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。語本《晏子春秋.內篇雜下》:“嬰聞之,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於淮北則為枳,葉徒相似,其實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異也。” 偏正 枳,也叫枸橘,味酸苦。謂橘過了淮河就變成了枳。《禮記·考工記序》:“橘逾淮而北為枳。”《晏子春秋·內篇雜下》:“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於淮北則為枳,葉徒相似,其實味不同。

逾繩越契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