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鑼喝道

鳴鑼喝道怎么寫好看

鳴鑼喝道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指帝制時期官員出行時,由人役在前面敲鑼,吆喝行人迴避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三回:“落後便是那河台,鳴鑼喝道,前呼後擁的過去。”《文明小史》第十回:“聽了鳴鑼喝道之聲,早已曉得知府來到。”也作 ① 【開鑼喝道】。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回:“每逢出門,定要開鑼喝道,叫人家認得他是官。”


連動 帝制時期官員出行時,由人役在前面敲鑼,吆喝行人迴避,現也比喻為某一事物的出現製造輿論。《兒女英雄傳》13回:“落後便是那河台,鳴鑼喝道,前呼後擁的過去。”△多用於表現聲勢。→大旗鼓 ↔偃旗息鼓。 也作“鳴鑼開道”、“開鑼喝道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鳴鑼的解釋 敲打銅鑼。常用以警眾、聚眾。《元史·刑法志四》:“諸軍官鳩財聚眾,張設儀衛,鳴鑼擊鼓,迎賽神社,以為民倡者,笞五十七。” 郭燦東 《黃巢》第三章七:“ 王處存 便命鳴鑼收軍。”
  • 喝道的解釋 舊時官僚出外,衙役在前邊吆喝開路,稱作喝道,前面引路的差役吆喝行人讓路,表示威風詳細解釋封建時代官員出行,儀仗前列導引傳呼,令行人迴避,謂之喝道。 唐 韓愈 《飲城南道邊古墓上逢中丞過贈禮部衛員外

歷史典故推薦:記功忘失

亦作“記功忘過”。謂記其功績而略其小過。《後漢書.黨錮傳.李膺》:“夫立政之要,記功忘失,是以武帝舍安國於徒中,宣帝征張敞於亡命。”一本作“記功忘過”。明 張居正《為故大學士高拱乞恩疏》:“夫保全舊臣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鳴鑼喝道歷史

相關歷史

鳴鑼喝道_鳴鑼喝道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