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存若亡

若存若亡怎么寫好看

若存若亡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亡:不在。指有時記在心間,有時又忘記。後形容若有若無,難以捉摸。《老子》四十一章:“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”


並列 有時記著,有時忘了。引申為時有時無,捉摸不定。語出《老子》41章:“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”漢·馬融《長笛賦》:“微風纖妙,若存若亡。”△多用於表示難以把握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若的解釋 若 ò 如果,假如:若果。倘若。假若。天若有情天亦老。 如,像:年相若。安之若素。旁若無人。置若罔聞。門庭若市。 你,汝:若輩。“更若役,復若賦,則何如?” 約計:若干(乶 )。若許。 此,如此:“以
  • 亡的解釋 亡 á 逃:逃亡。流亡。 失去:亡佚。亡羊補牢。 死:傷亡。死亡。 滅:滅亡。亡國奴。救亡。興亡。 滅歿卒興存 亡 ú 古同“無”,沒有。 滅歿卒興存 筆畫數:; 部首:亠; 筆順編號:

歷史典故推薦:情深伉儷

見“伉儷情深”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若存若亡歷史

相關歷史

若存若亡_若存若亡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