棄同即異

棄同即異怎么寫好看

棄同即異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棄:拋棄。即:靠近。背棄同族同姓而親近異族異姓。也指拋棄共同的認識,接受新奇無據的傳聞。《文心雕龍.史傳》:“傳聞而欲偉其事,錄遠而欲詳其跡,於是棄同即異,穿鑿傍說,舊史所無,我書則傳,此訛濫之本源,而述遠之巨蠹也。”


連動 ①拋棄同姓同族而親近異姓異族。《周書·李遠傳》:“諸人並世載忠貞,沐浴教義,今若棄同即異,去順效逆,雖五尺童子,猶或非之。”②丟掉共同之說而接近新奇之說。南朝梁·勰《文心雕龍·史傳》:“傳聞而欲偉其事,錄遠而欲詳其跡,於是棄同即異,穿鑿傍說,舊史所無,我書則傳,此訛濫之本源,而述遠之巨蠹也。”△多用於事物情狀方面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棄的解釋 棄 ì 捨去,扔掉:拋棄。遺棄。棄權。棄市(古代在鬧市執行死刑,並將屍體暴露街頭)。棄世(超出世俗或指去世)。棄養(父母死亡的婉辭)。棄置不顧。棄瑕錄用。 取 筆畫數:; 部首:廾; 筆順編號:
  • 異的解釋 異 ì 不同的:異乎。異說。異常。異己(與自己意見不同或利害相衝突的人)。異端(舊時指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教義,如“異異邪說”)。異化。異性。異樣。大同小異。異曲同工。 分開:離異。異居。 另外的,

歷史典故推薦:解榻

源見“陳蕃榻”。解下所懸之榻。表示熱情接待賓客或禮賢下士。唐 宋之問《酬李丹徒見贈之作》詩:“一朝逢解榻,累日共銜杯。”唐 高適《東平旅遊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》:“叨承解榻禮,更得問縑游。高興陪登陟,嘉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棄同即異歷史

相關歷史

棄同即異_棄同即異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