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歌慷慨

悲歌慷慨怎么寫好看

悲歌慷慨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謂以悲壯的歌聲抒情言志。明張岱《漸離築》: “主乃使前擊築,悲歌慷慨,座客皆驚。”●《史紀·項羽本紀》: “項王則夜起,飲帳中,有美人名虞,常幸從; 駿馬名騅,常騎之。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,自為詩曰: ‘力拔山兮氣蓋世,時不利兮騅不逝。騅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 ’ 歌數闋,美人和之。項王泣數行下,左右皆泣,莫能仰視。” 項羽兵敗垓下,自知大勢已去,於是慷慨悲歌,抒發壯志未酬的憤慨之情。


見“慷慨悲歌”。明·宗羲《桐城方烈婦墓志銘》:“及至變亂之間,盡喪其平生,豈其無悲歌慷慨之性歟!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悲歌的解釋 哀聲歌唱悲歌可以當泣,遠望可以當歸。;;《樂府詩集;悲歌行》詳細解釋.悲壯地歌唱。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善舉事者若乘舟而悲歌,一人唱而千人和。” 晉 陶潛 《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》:“慷慨獨悲歌
  • 慷慨的解釋 ∶充滿正氣,情緒激昂慷慨就義 ∶大方;不吝嗇慷慨解囊詳細解釋.情緒激昂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<長門賦>》:“貫歷覽其中操兮,意慷慨而自卬。”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:“激厲抗揚之意也。” 南朝 宋 劉

歷史典故推薦:龜手方

源見“不龜手藥”。喻指救急解難之方。黃瀾《三月二十日感賦》詩:“蜩螗國勢已披猖,洴澼難尋龜手方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悲歌慷慨歷史

相關歷史

悲歌慷慨_悲歌慷慨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