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帶圍

減帶圍怎么寫好看

減帶圍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漢.向《列女傳.母儀.芒慈母》:“魏芒慈(芒卯之子)母者,魏孟陽氏之女,芒卯之後妻也,有三子。(芒卯)前妻之子有五人,皆不愛慈(指芒慈)母。……前妻中子犯魏王令當死。慈母憂戚悲哀,帶圍減尺,朝夕勤勞,以救其罪。”

戰國魏芒慈之母因其夫芒卯前妻中子犯罪當死,因日夜憂思而身體消瘦,帶圍銳減。後因用為詠身體消瘦之典。

宋.傅良《聞沈之誠歸臨漳喜而奉寄詩》:“吏事生衣垢,家山減帶圍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圍的字典解釋 圍 (圍) é 環繞,四周攔擋起來:圍攻。圍城。突圍。解圍。 圈起來作攔阻或遮擋的東西:圍巾。圍牆。圍裙。 四周:外圍。周圍。 量詞(a.兩手姆指和食指合攏的長度,如“腰大十圍”;b.兩兩臂合攏的長度

歷史典故推薦:套言不陳

套言:指無關緊要的習用語和客套話。陳:陳述。套話不說了。表示要直接了當地談實質性的話。常用於書信中。《歧路燈》第二十四回:“忽一日,九娃拿了一封書,遞於(譚)紹聞。書上寫道:‘字啟譚大哥台下入目。茲啟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減帶圍歷史

相關歷史

減帶圍_減帶圍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