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生詠

洛生詠怎么寫好看

洛生詠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南朝宋.義慶《世說新語.雅量》:“桓公伏甲設饌”注引宋明帝《文章志》:“(謝)安能作洛下書生詠,而少有鼻疾,語音濁,後名流多學其詠,弗能及,手掩鼻而吟焉。”

洛生詠即指洛陽書生帶鼻濁音的吟詠,猶如今天“哼曲”之音。東晉謝安能作洛生詠,所以名士皆仿效,一時盛行洛生詠。後因以“洛生詠”用為文人雅量與風度的典故。

宋.蘇軾《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》詩:“緬懷周與李,能作洛生詠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洛生詠的解釋 指 洛 下書生的諷詠聲,音色重濁。 東晉 士大夫多中原舊族,故盛行為“洛生詠”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雅量》:“﹝ 謝安 ﹞望階趨席,方作 洛 生詠,諷‘浩浩洪流’。” 劉孝標 注引 南
  • 詠的字典解釋 詠 ǒ 唱,聲調有抑揚地念:詠贊。歌詠。吟詠。詠唱。 用詩詞等來描述,抒發感情:詠梅。詠史。詠懷。詠嘆。詠嘆調(富於抒情的獨唱曲)。 指詩詞:佳詠。 筆畫數:; 部首:口; 筆順編號:

歷史典故推薦:粉白黛綠

形容著意妝飾。唐韓愈《送李願歸盤谷序》: “飄輕裾,翳長袖,粉白黛綠者,列屋而閒居,妒寵而負恃,爭妍而取憐。” 參見:○粉白黛黑 見“粉白黛黑。”清·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卷下:“西人跑馬,所以賭勝負也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洛生詠歷史

相關歷史

洛生詠_洛生詠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