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論

目論怎么寫好看

目論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齊國使者向越王無強說:君王知人之失而不知己過,這如見人毫毛而不見自己眼毛,這就叫““目論”。此典比喻見識膚淺;或見識錯誤,釀成大錯。越王句(gōu勾)踐後第七代越王無強起兵北伐齊國,西戰楚國,與中各國爭強鬥勝。齊威王就派使者去遊說越王無強,齊使者分析了當時各國的形勢後說:“如今君王知道晉國的失算,卻不知道越國自己的錯誤,這就是所謂的‘眼目’之論了”。由於越王無強見識錯誤,興兵去討伐楚國,反被楚威王出兵打敗,殺了越王無強,越國從此分崩離析了,各族子爭奪繼承權,分散在江南沿海一帶,他們投降楚國,向楚國朝貢。後以此典又作“目不見睫”。

【出典】:

《史記》卷41《越王句踐世家》1748、1750頁:“今王知晉之失計,而不自知越之過,是‘目論’也。”《索隱》:“言越王知晉之失,不自覺越之過,猶人眼能見豪毛而自不見其睫,故謂之‘目論’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梁·統(昭明太子)編《文選·王簡棲〈頭陀寺碑文〉》:“穿鑿異端者,以違方為得一;順非辯偽者,比微言於目論。” 宋·王安石《再用前韻寄天啟》:“遠求而近遺,如目不見睫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目論的解釋 .謂像眼睛一樣只見毫毛不見睫毛之論。比喻不自見其過失,無自知之明。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,見豪毛而不見其睫也。今王知 晉 之失計,而不自知 越 之過,是目論也。” 司馬貞 索隱:
  • 目的字典解釋 目 ù 眼睛:目光。醒目。歷歷在目。目指氣使(用眼光和氣色示意以役使別人,形容驕橫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頤指氣使”)。 看,視:目語。目論(喻沒有自知之明或淺陋狹隘的見解)。 想要達到的地點、境地或想要得
  • 論的字典解釋 論 (論) ù 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:論斷。論點。論辯。論據。論者。議論。討論。辯論。 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、理論和言論:理論。輿論。專論。社論。 學說,有系統的主張:系統論。 看待:一概而論。 衡量

歷史典故推薦:縈帶全城

《墨子.公輸》:“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,成,將以攻宋。子墨子聞之,起於齊,行十日十夜,而至於郢,見公輸盤。”“於是見公輸盤。子墨子解帶為城,以牒為械(牒,小木札。俞樾說即梜,即筷子),公輸盤九設攻城之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目論歷史

相關歷史

目論_目論介紹_歷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