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典故>> 石馬出水文

石馬出水文

晉.乾寶《搜神記》卷七:“初,漢元、成之世,先識之士有言曰:‘魏年有和,當有開石於西三千餘里,系五馬,文曰“大討曹”。’及魏之初興也,張掖之柳谷有開石焉。始見於建安,形成於黃初,文備於太和。周圍七尋,中高一仞。蒼質素章,龍馬、麟鹿、鳳皇、仙人之象,粲然鹹著。”

漢代元帝、成帝時,曾有先識之士預言魏晉代興之事。所謂“魏年有和”是大致點明開石成文的時代,“和”當隱指“太和”。所謂“系五馬”者,概隱指司馬氏。所謂“大討曹”,概隱指司馬氏興起將取代曹魏政權而有晉也。後從建安至太和間,張掖柳谷果有開石發現,使先人之預言得到證實。〔按〕:所謂“先識之士”所言似為魏晉之間好事者的假託,或與司馬氏“篡”魏有關。後以此詠世事變化之典。

明.陳恭尹《鄴中》:“銅台未散吹笙伎,石馬先傳出水文。”

石馬出水文字典分解

石馬的解釋 石雕的馬。古時多列於帝王及貴官墓前。《西京雜記》卷五:“余所知 陳縞 ,質木人也,入 終南山 採薪還,晚,趨舍未至,見 張丞相 墓前石馬,謂為鹿也,即以斧撾之,

多學一學:石成金【歷史人物】

清江蘇揚州人,字天基,號惺齋。事親孝。著書四十餘種,皆通俗淺易有關勸世持家之作。乾隆初卒,年八十餘。有《傳家寶》等。

石馬出水文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