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讋水慄

歷史字典解釋

讋:即懾,懼怕。慄:恐懼。意指聲威遠播,四方無論是陸地還是水上莫不畏懼而歸服。漢代班固《東都賦》:“殊方別區,界絕而不鄰。自武之所不征,孝宣之所未以,莫不陸讋水慄,奔走而來賓。”孝武:漢武帝徹。孝宣:漢宣帝劉詢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陸的解釋 陸 (陸) ù 高出水面的土地:陸地。大陸。 隨從的樣子:陸陸續續。 跳躍:“……翹足而陸,此馬之真性也”。 〔陸離〕a.色彩繁雜,如“斑駁陸陸”;b.長( 姓。俷 ),如“帶長鋏之陸陸兮,冠切雲之崔
  • 慄的解釋 慄 ì 同“栗”②。 筆畫數:; 部首:忄; 筆順編號:

歷史典故推薦:陳蕃下榻

源見“陳蕃榻”。解下所懸之榻。表示禮待賢士嘉賓。明 陳所聞《一枝花.送馬元赤之蜀兼寄何別駕仁仲》套曲:“多應他陳蕃下榻,肯教你王粲登樓。”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陸讋水慄歷史

相關歷史

陸讋水慄_陸讋水慄介紹_歷史典故